蘭理學子三下鄉(xiāng)社會實踐日志
時間:2023-08-05 關(guān)注:
1 走訪永安村,了解瓦片制作流程,歷史,原材料
在 7 月 14 日,我們踏上了社會實踐的第一站,走訪了永安村的村委會,以及拜訪了那些做瓦片的師傅們。
我們所走訪的這個鄉(xiāng)村環(huán)境很好,村民們也很樂于助人,當?shù)氐母刹恳埠茇撠?,我們覺得非常的有愛。做瓦片的師傅們也非常的認真仔細,從他們頭上的汗珠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是多么重視這件事,希望這門手藝永遠傳承下去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!
2 走訪,座談等方式了解脊獸制作流程,歷史,原材料等
在今天,7 月 15 日,社會實踐的第二站,我們走訪了當?shù)刈黾公F的那些師傅,讓他們給我們講解了一下脊獸的歷史,他們的初心都是為了鄉(xiāng)村振興,為此我們也感到了震撼。師傅耐心的給我們講脊獸的制作原材料,并且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很復雜的,但是為了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,他們愿意做這些,值得敬佩。
3 大學生返家鄉(xiāng)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
在 7 月 16 日,我們進行了我們的第三站:大學生返家鄉(xiāng)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我們走進了我們團隊中一名成員所在的村莊,采訪了一下當?shù)匾幻迕袷侨绾沃︵l(xiāng)村振興。
他表示,他們利用互聯(lián)網(wǎng)這個平臺,讓自己制作的產(chǎn)品走出鄉(xiāng)村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,我們也采訪了他關(guān)于這方面的一些問題,這位村民熱心解答。
4 體驗制作瓦片,裝窯,燒紙,出成品
又是風和日麗的一天,7 月 17 日,社會實踐第四站,我們踏上了親自體驗制作瓦片的過程。當大家走進制作脊獸這個場所的時候,幾乎都很震驚,因為環(huán)境比較艱苦,都是在烈日下。
隨后大家都體驗了一下他們的制作過程,裝窯,燒紙,出產(chǎn)品等,深深體會到了手藝人的不易。
5 拜訪脊獸產(chǎn)業(yè),采訪王師傅,簡單體驗脊獸制作流程
在今天,7 月 18 日,社會實踐第五站,我們?nèi)ゲ稍L了一下當?shù)刈黾公F比較有名的王師傅,他給我們說明了一下做脊獸的流程,并且說明如何使這些脊獸走出鄉(xiāng)村,走出甘谷,運往中國各地,并且希望大家能參與進來,于是同學們都簡單地體驗了一下這個流程。
6 走進千家萬戶,觀察屋頂之美
今天是 7 月 19 日,也是我們此次社會實踐的第六站,我們走進當?shù)睾芏啻迕竦募依?,觀察了一下他們屋頂?shù)募公F,這邊的村莊幾乎每家每戶的屋頂有裝了兩三個脊獸,這讓非遺文化走向了大眾的視野,讓大家更能清晰的看到,了解到。
7 材料整理,網(wǎng)絡宣傳
7 月 20 日, 也是這次社會實踐的最后一站,我們團隊的同學們忙活了一個星期,這項重大的活動結(jié)束了,大家在一起一塊整理材料,并把我們這些天的經(jīng)驗和經(jīng)歷發(fā)布在了快手,抖音,微博等網(wǎng)絡平臺上,做了宣傳。這些天的實踐活動,讓我感覺到了意義重大,親自去體驗非遺文化是如此的快樂且充實。
作者:盧輝琴 來源: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逐夢冀縣實踐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