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積極響應國家“長江大保護”的號召,近日,一支來自北京科技大學、充滿活力的青年社會實踐隊前往宜都市枝城鎮(zhèn),自發(fā)組織前往湖北宜昌,開展了一系列旨在保護長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實踐活動。他們以“青年聚力共同締造”為主題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當代青年對長江長江保護的責任與擔當。
活動期間,大學生們深入鄉(xiāng)村,通過走訪、面對面交流等形式,向漁民了解長江“十年禁漁”的具體實施過程、補貼方案與再就業(yè)情況。在這里,大部分漁民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。荊楚清源實踐隊成員們了解到,面對長江禁漁政策,村干部們走百家門、知百家情、解百家難、暖百家心;漁民們想得開、放得下,堅定支持國家的號召,積極配合村干部的工作。同時,政府為退捕漁民提供了許多補貼措施和就業(yè)幫扶政策,處處展現(xiàn)出國家抓好長江保護、做好漁民安置、實施精準扶貧的決心與行動力。最終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全村512位漁民全部轉產上岸。
緊接著,荊楚清源實踐隊走進了宜化楚星生態(tài)科技有限公司。作為宜昌化工頭部企業(yè),楚星公司整體升級改造項目于今年年初正式開工。楚星公司搬遷是宜都沿江化工企業(yè)“關改搬轉”的最后一部分,搬遷完成后宜都沿江化工企業(yè)全部撤出長江一公里范圍。宜化楚星整體升級改造項目既為長江大保護“轉場”,也是企業(yè)“追新逐綠”的過程。
在與周邊居民的交流中,實踐隊聽到了許多關于長江環(huán)境改善的親身感受。居民們紛紛表示,近年來長江的水質明顯提升,沿岸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也越來越好。一位老同志感慨地說,這離不開政府、基層干部和老百姓的共同努力和持續(xù)付出。
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功開展,離不開宜都共青團委的大力支持。從活動的策劃、組織到實施,宜昌共青團委都給予了團隊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,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。
此次長江保護行動,不僅讓這群青年深刻體會到了環(huán)境保護的重要性,也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質。他們表示,將繼續(xù)關注長江保護工作,積極投身到更多環(huán)保實踐中去,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長江保護的行列中來。
“青年聚力共同締造”,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,更是這群青年用實際行動踐行的信念。他們相信,只要青年一代齊心協(xié)力,共同為長江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,就一定能夠締造出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
作者:鄭佳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