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“國防教育日”開展優(yōu)秀退役軍人進校園活動的提案
時間:2025-05-08 閱讀:
全民國防教育日,作為國家依法設立的群眾性國防教育活動載體,聚焦和平時期民眾國防意識弱化問題,通過開展多元化、多層次的國防教育活動,強化國防教育普及度,提升全民國防觀念。2025年9月16日,我國將迎來第25個全民國防教育日。當前,世界經(jīng)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我國面對的各種不確定性和國防風險急遽增加,迅速和廣泛提升全民族國防意識和國防能力已成當務之急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“深化全民國防教育”的戰(zhàn)略部署,為新時代國防教育指明方向。
鹽城工學院馬克思主義青年研習協(xié)會組建“紅色筆記——我身邊的退役軍人故事”采訪實踐團,在鹽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與校方聯(lián)合指導下,開展為期數(shù)月的退役軍人專題采訪。實踐團隊深入鹽城基層,與新四軍老戰(zhàn)士、抗美援朝老兵、勞動模范及應急救援志愿者等群體展開深度對話,通過實地探訪、工作場景體驗等方式,系統(tǒng)記錄軍旅歷程、挖掘精神內核、收集人生箴言?;顒佑行卣沽饲嗄陮W子的國防認知維度,及時糾正認知偏差,顯著增強其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意識。
實踐過程中,青年學子深切感受到退役軍人群體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、家國情懷與精神傳承力量。作為國防教育的鮮活載體,退役軍人群體在青少年國防啟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。但現(xiàn)行法律法規(guī)尚未明確將該群體納入國防教育資源體系,現(xiàn)有實踐存在臨時性、碎片化特征,難以滿足全民國防教育的系統(tǒng)性需求。這種資源閑置現(xiàn)象既制約教育覆蓋面,也造成寶貴教育資源的浪費。
為此,特提出以下建議:
第一,構建退役軍人國防教育宣講體系。依托退役軍人事務部門,建立“全民國防教育退役軍人講師庫”。通過資格審核、專業(yè)培訓、試講考核等程序,組建政治素質過硬、表達能力突出、專業(yè)背景多元的講師隊伍,定期開展國防教育能力提升培訓,確保宣講內容的專業(yè)性與感染力。
第二,創(chuàng)新“軍校聯(lián)動”國防教育模式。通過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各大中小學的溝通與組織,將優(yōu)秀退役軍人講師請進校園,有序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日(周、月)等國防教育活動。活動形式可以多樣,既可以請退役軍人進校宣講和與學生互動,也可以在條件允許 的條件下,由學生走出校園進入優(yōu)秀退役軍人生活和工作的場景中開展活動。
第三,確立退役軍人國防教育長效機制。將退役軍人國防教育納入年度全民國防教育日核心內容,制定標準化實施規(guī)范。建議每年9月集中開展“退役軍人國防教育周”活動,通過“百名老兵進課堂”“千名學子進軍營”,形成制度化、常態(tài)化教育模式。建立活動效果評估機制,將參與情況納入學校國防教育考核指標體系。
作者:袁佳怡 來源:鹽城工學院